&esp;&esp;江芸芸咳嗽一声警告说道:“等我出来。”
&esp;&esp;顾幺儿小嘴一撇,格外委屈地看着他。
&esp;&esp;乐山连忙掏出糖来哄道:“幺儿吃糖吧。”
&esp;&esp;门童不理会他们的小动作,只是抬脚离开了,江芸芸也不得不跟着离开。
&esp;&esp;“我才不吃,我要江芸。”顾幺儿看着他无情的背影,伤心说道。
&esp;&esp;御书阁是一个二层建筑,建筑四四方方,周边则是一圈木质走廊环绕,造型古朴大方,走廊上有不少结伴而行,有说有笑或者独自一人,行色匆匆的学生,他们穿着白色的校服,腰间系着黑色的带子,头戴方巾,干干净净,整整齐齐。
&esp;&esp;阁外柱有题联:泉清堪洗砚,山秀可藏书。
&esp;&esp;和国子监彝伦堂高大巍峨的风格截然不同。
&esp;&esp;江芸芸敬畏地看着面前的藏书阁,定下一个小目标。
&esp;&esp;——走之前要把这里的书全都看完!
&esp;&esp;因为江芸芸出现在这里太格格不入了,不少人好奇都看了过来。
&esp;&esp;“圣人有言:‘为学之道,莫先于穷理,穷理之要,必在于读书’。”门童不理会众人的打量,朗声说道,“还请江公子找出这句话的出处在哪,半个时辰为限。”
&esp;&esp;门童对着大开的御书阁大门,伸手一指,从容不迫说道:“江公子里面请。”
&esp;&esp;在浩瀚图书中寻找一句话,要的不仅是基本扎实,还需要极大的耐心。
&esp;&esp;江芸芸明白,她的第一个考验来了。
&esp;&esp;第一百七十一章
&esp;&esp;御书阁占地面积极大, 听说阁中第二层放的是历代皇帝御赐的《十三经注疏》、《二十一史》、《古文渊鉴》、《朱子全书》等书,和国子监一样也是不能随意进入翻看的。
&esp;&esp;第一层则是面向全部学生的,一入内,只见一排排高大的木架子整整齐齐排列着, 每架都有六层高度, 边上依靠着人字型的扶梯, 若有需要可以攀梯拿书, 书架上则放置着被精心照顾的干净书籍。
&esp;&esp;光是一个书架里面就有上百本书,更别说第一层就有近百的书架。
&esp;&esp;江芸芸站在门口, 高大巍峨的穹顶刷着深色的桐油, 粗壮的横梁上雕花精细,颜色艳丽,鲜红的柱子顶天立地, 御书阁内的学子三三两两站在书架前, 捧着书, 轻声说着话, 不远处甚至还有十来张桌子, 也都坐满了人。
&esp;&esp;江芸芸恍惚间只觉得是迎面而来的熟悉。
&esp;&esp;人群涌动偏又格外安静。
&esp;&esp;也有学院的学子站在走廊上, 好奇地打量着面前格格不入的江芸芸,窸窸窣窣声络绎不绝。
&esp;&esp;“这是谁啊?”
&esp;&esp;“没有穿院服, 是新来的吗?”
&esp;&esp;“来这里做什么?”
&esp;&esp;“瞧着年纪还挺小。”
&esp;&esp;江芸芸目不斜视站在门口,只是安静地打量着整个藏书阁。
&esp;&esp;她没有急吼吼去找书。
&esp;&esp;她知道这句话出自朱子,是朱熹最为重要的理论之一——读书穷理。
&esp;&esp;理论她都知道, 但她现在面临一个实际上的难题,她不知道记载这几句的几本书能放在那里。
&esp;&esp;半个时辰把这座浩瀚如海的藏书阁翻一遍并不现实。
&esp;&esp;现在的图书管理并没有按照她熟悉的按照字母来排列, 而是按照四分法排列的, 也就是经史子集, 然后是另论的道经、佛经、杂论、记。
&esp;&esp;其中经部为:易、书、诗、礼、乐、春秋、孝经、论语、纬书、小学。
&esp;&esp;史则是正史、古史、杂史、霸史、起居注、旧事、职官、仪注、刑法、杂传、地理、谱系、簿录。
&esp;&esp;子中包含儒、道、法、名、墨、纵横、杂、农、小说、兵、天文、历数、五行、医方。
&esp;&esp;集则是楚辞、别集、总集。
&esp;&esp;这就是现在图书管理的四部四十类,其实非常详细,别类也非常细化,只要你知道你要找的书是哪一类的书,花点时间都能找到。
&esp;&esp;江芸芸要找的这句话,她也
精彩书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