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sp;&esp;“我……”
&esp;&esp;她刚一开口,江芸芸就听到一声巨大的咕噜声。
&esp;&esp;小女孩慌张地捂着肚子。
&esp;&esp;食盒里的馒头还是热的,发出淡淡的肉香,顺着阵阵妖风,勾得小女孩不自觉靠了过来。
&esp;&esp;江芸芸一直以为馒头是白面馒头,没想到这个时代的馒头竟然是有肉的,她拿到手后吃了一个压压饥,就打算把剩下的五个带回去。
&esp;&esp;东西是热的,所以格外香。
&esp;&esp;小妇人慌张地把小孩扯过来,怯懦道歉:“小孩不懂事,您不要生气。”
&esp;&esp;小女孩整个人缩在她腿后,已经开始哭了。
&esp;&esp;她们的态度太过惶恐,江芸芸比她们害怕地摸着脸。
&esp;&esp;“饿了?”江芸芸见不得小孩这么可怜的哭,硬着头皮问道。
&esp;&esp;小女孩点了点头,却被她阿娘一把搂住,连连摇头:“不饿,我们回去就能吃饭了。”
&esp;&esp;“肉。”小女孩直勾勾地盯着盒子。
&esp;&esp;小妇人又是难堪,又是生气,微微侧了侧身,拉开和江芸芸的距离。
&esp;&esp;飘进来的雨丝落在她肩头,不一会儿就打湿了肩膀。
&esp;&esp;“回去就能吃饭了,不要哭。”她强撑了一点面子,呵斥着。
&esp;&esp;小女孩低下头不说话。
&esp;&esp;江芸芸看着她们的打扮,犹豫了一会,从食盒中拿出一个馒头递过去。
&esp;&esp;小妇人目光下意识落在那馒头上。
&esp;&esp;雪白的馒头饱满圆润,哪怕被白面包裹着,也能闻到一丝丝肉味。
&esp;&esp;小女孩想要伸手,却被她娘一把拉了回来,忍不住哭了起来:“饿……”
&esp;&esp;“我,不能拿小童的东西。”她咽了咽口水,但还是摆手拒绝了。
&esp;&esp;江芸芸虽心疼馒头,但也见不得小孩哭得这么惨,直接塞到小孩手里:“别饿坏肚子了。”
&esp;&esp;小女孩捧着馒头,可怜兮兮地看着她娘。
&esp;&esp;小妇人咬牙,把手中的蘑菇递了过去:“今日早上新摘得杨树蕈,小童拿去,就当抵了这个馒头。”
&esp;&esp;篮子里的蘑菇拾掇得整齐干净,之前下这么大的雨,她们也先搂着蘑菇,想来是她们赚钱的物件。
&esp;&esp;江芸芸摆手:“等雨停了你们就赶紧拿去卖了吧。”
&esp;&esp;“这个本是卖给醉扬州的,奈何掌柜压价,这一篮子的杨树蕈只肯出价三百文,说是今年摘菇的人太多了,他们不需要这么多。”小妇人一脸愁容,说急了还带出一口吴语,“问了几家价格一个比一个低。”
&esp;&esp;江芸芸本就是江浙人,也能听个七七八八,不解说道:“今年是有什么特殊的情况吗?为什么采蘑菇的人变多了。”
&esp;&esp;“前年水旱轮着来,朝廷减免了秋粮,我们吃吃野草也就过去了,没想到去年收成还是不好,去年吃空了草,今年长的不茂盛了,可到底不是荒年,山上水里都还有吃食,我们可以走得更远一点。”
&esp;&esp;“本想着靠今年能过上好日子,谁知前脚种下,老天爷却一直下雨,今年怕是又要完了。”小妇人垂泪。
&esp;&esp;“下雨天蘑菇长得多,为了能多赚点钱,三四岁的孩童都要上山采蘑菇了。”
&esp;&esp;江芸芸听得认真,可心中却有些迷茫,不知如何安慰。
&esp;&esp;她前二十几年的日子衣食不愁,便是课外实践也不曾下过地,站在田边捧着大人摘下来的小麦穗,听着他们说着节约粮食的话,回去再写一篇日志,这就是她所了解的农民。
&esp;&esp;她自然也读过书,知道古时候的百姓过得很辛苦,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,更是牙牙学语的小童都会背的古诗,可那是怎么样的日子,她还是不得而知。
&esp;&esp;直到现在,她听到小妇人麻木痛苦的声音,看到她被风雨打湿的愁苦面容,她才知道,即使朝廷减免了粮,他们日夜种地,连着四五岁的小孩都要上山采蘑菇,这样不分昼夜的日子并没有让她们过上好日子。
&esp;&esp;“那,那怎么办?”她呐呐问道。
&esp;&esp;小妇人摸着小女孩细软单薄的头发,也跟着沉默了:“我也不知道。”
&esp;&esp;对话戛然而止,江芸芸尴尬地低着头
精彩书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