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城后,她没急着回家,而是在城里逛了逛,发现城中热议的除了闻道大会、往水源下毒的罪人等,就是城北郊区开采的玉矿了。
“听说咱们朝歌的玉牌在仙洲卖得可好了,现在城里需要大把矿工,还要做玉牌的、刻幻阵的……”
“工钱怎么算?”
“这我还没问,不过总不会少给。”
“也是,咱朝歌从不在这儿上头亏待人。”
“不说了,我要去勤务司问问了。”
“一起去呗!”
三三两两的人结伴从罗燕行面前经过,罗燕行思量着他们口中的话语,眼神中渐渐有了些许亮光。
北城墙外的矿区。
裘平安刚刚登记完一批开采出的玉石矿,为这次的收成欣喜不已,“没想到第一批能挖出这么多石头,希望这批里面能切出足够的玉石。”
石大海笑道:“您放心,这批都是郭左使用神识看过才运上来,里面都有玉石,别的不说,交付这批订单肯定足够的。”
鲲舟从仙洲回来的同时,也带回了五千枚玉牌的订单,加上北盛洲铺面里要铺上的货物,第一批总计要交上去的货有两万枚。
听着石大海的话,裘平安有些笑不出来,他心想,神识可好用啊,不必剖开石头,就知道那一块里面有玉石,什么时候他也能有神识呢?
他摸了摸东家赐予的法器,心想:还是不必想那么远的事,现在要紧的是早日召唤出命器入道修行。
裘平安笑不出来,也不仅仅是因为还没召唤出命器,而是因为他正在吃苦。
裘平安最近在城里买到了一种外地商人带来的灵植,说是每天早晚嚼碎服用,就能尽快召唤出命器,虽然那玩意儿又哭又涩,但为了早点入道,裘平安还是锲而不舍地嚼着,嘴里苦得跟吞了黄莲似的,他当然笑不出来。
好在石大海是个心思简单的,要是换了旁人,指不定以为裘总管对郭左使有龃龉了。
盯着这批石头分拣开采,剥出外面的石皮露出里面翠绿的颜色,再送去城北的分割场,裘平安才有空闲去吃个午饭,吃完后都来不及休息一会儿,就掏出账本准备核算这个月各部门的支出。
每个月的月底和月初都是最忙碌的时候,这个时候裘平安原本懒得见外人的,但听见随从说来拜访的是罗老板,他还是停下笔,将人请了进来。
罗老板跟其他商人可不一样,她是第一个跟朝歌做生意的商人,犹记得当初为了交付罗老板的订单,郭千山他们天刚亮就出去捕猎,天擦黑才回来,天天在外面风吹日晒的,人也黑了皮也糙了,衣服一抖,下来一斤沙子,头发甩一甩,再下来一斤沙子。
裘平安则整日带着谷中的住民给玄甲虫剥壳,洗刷,还要协调大家的分配,天天也是忙得头打脚后跟。
那时候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儿,既不能回奇珍堂,又要报答东家的恩情,还得活出个人样,那时候谁想到能有今天?只觉得能吃好穿好,就是好日子了。
而那时候别人都不敢进无名荒漠,只有罗老板时不时过来,还帮着运送粮食布料用水。每次给钱都很痛快,也从不甩心眼子,虽说其中有畏惧东家的部分,但大家都不是傻子,真诚还是虚伪,多见几次也能摸索出来,如今大家都拿罗老板当朋友看。
眼见罗老板进来,裘平安热络地与她招呼,“许久不见了,罗老板又发财了吧!”
罗燕行笑道:“发财不敢说,但有朝歌支持,在外面做生意倒是没吃过亏。你们是不知道,朝歌的名声都传到东海国去了。”
裘平安呵呵笑着,倒也不觉惊喜,毕竟以朝歌如今的实力,这是理所当然的。“罗老板这是又要提货吗?也不必特意来寻我啊,找个伙计去工坊说一声就是了。”
罗燕行道:“这次过来,其实有个不情之请。”大家都是熟人了,她也就长话短说,“我听说城主大人在仙洲也开了铺子,不知可缺个经营的掌柜?”
裘平安略有些惊异地看着她。
罗燕行抱拳道:“罗某不才,来自荐了。”
罗燕行以前最大的目标就是打败奇珍堂,将风行商行办成东莱国最大的商行,但也不过一年而已,她的想法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东极洲的这片天地,还是太小了,不是说地方小,而是在背靠朝歌的前提下,已经没什么可挑战的了。朝歌的货物太好了,不需要什么技巧就能卖出去,朝歌又有数位修士坐镇,还刚刚打败了仙门,别人一听是朝歌的货,哪怕加价也毫不犹豫买入。
这生意简单得像是吃饭喝水。罗燕行也越发觉得无聊,这种卖货的事,小伙计都能做得,她不愿再在此消耗光阴。
裘平安没想到她会提这般请求,东家也没说过要增个掌柜啊!
不过转念一想,东家此前几次打广告带货,已经十分操劳了,再不可让他为这些商贾事宜操心。
更何况,东家眼中虽无贱业,也不介意做这些抛头露面的事情,但他们身为下属,总是要为东家分
精彩书屋